在心理咨询的临床中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并与很多家长进行过探讨。关于儿童青少年问题的心理咨询,父母往往要征求孩子是否愿意来咨询的问题。以显示民主和尊重。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民主和尊重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那问题是什么呢?很多家长都说要与孩子“商量”,由孩子来决定是否来进行咨询,看是一个不起眼过程,但能真实地反映出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及互动模式的问题来。是什么造就了孩子今天的样子和状态,值得每一个父母去思考。
很多父母之前是这样的,要求孩子参加其它各种辅导班,或家长可控的事情。那家长就会毫不犹豫地去为孩子做决定,不管孩子喜不喜欢、有没有兴趣,你都得去参加、去做。也从来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觉得也没必要沟通、也不知道孩子的真实感受,这里父母主动放弃了和孩子增进相互理解和沟通的机会。
后来发展成了这样的。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孩子对民主和尊重和对自我的决定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反抗的力度越来越大,家长慢慢进行了战术性的“改变”,并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措辞,我们都是“都是为你好”。在“都是为你好”的掩护下一直无意识地做着不理解前提下的“民主”“尊重”甚至是“控制”的事情。
当家长把与孩子有关的,且自己不可控的事或难题都以民主和尊重的名义把决定权和责任推给孩子,那孩子会怎么想。孩子会觉得父母是能理解我吗?是在真正尊重我吗?孩子的心里会说,你想做决定的,不管我怎么想,你们都帮我决定了,对我也没尊重过、民主过。而你们难以做决定的你把难题和责任都推给我了,这种互动模式的结果就是造成很多孩子不信任父母,都不信任你了,你说的、做的他会如何认为,结果是不言而喻的。他认为父母不能理解自己,从而不与父母沟通、交流,从而产生各种情绪及行为问题,甚至对抗。如厌学、成绩下降、发火、脾气暴躁、叛逆等等。
其实家长所要思考的是,第一要觉察自己对孩子的“控制”。第二对孩子的民主与尊重,需要征求孩子意见或由孩子做决定的情景下,应该以孩子的内心能自由决定和表达为前提,不能把孩子置于对不可控的事和责任的决定或意见而产生的焦虑当中,不让孩子处于为难或难于处理状态里。孩子才会觉得父母是理解自己的。父母需要在与孩子良好沟通的前提下适时地帮助孩子决定哪些孩子难以决定、不好决定、或决定后对预期难以把控的决定,这才是真正的在某件事中去理解到孩子。
如果您或您身边的朋友正经历着:
心情不好、烦躁、压抑、抑郁、焦虑、失落、担心、紧张、恐惧情绪。
心里压力大痛苦,无法应对。
晚上睡不着、失眠而痛苦。
孩子厌学、辍学、叛逆、不与人交流、无法管教。
家庭不和谐、夫妻关系、性功能障碍、婆媳关系等问题。
婚姻、情感;亲子教育。
请关注我们的公众服务号,里面或许有您需要的解决办法或知识,或可直接联系我们。
健康热线:0871-65623883
18388023785;
由我们帮助您解决这些烦恼。
欢迎随时给我们发邮件
webmaster@ynyrnh.com,
我们会第一时间回复
欢迎您来信
您怎么了?